English

题型年年变 考前不公布

高考改革讨论(18)
2000-12-06 来源:光明日报 罗达雄 我有话说

“考什么、教什么、练什么”是目前多数中学应付高考竞争、组织高中教学的模式。高考题型考前公布,并且相对稳定,使得围绕高考组织教学的目标更具体,操作更简便。考什么题型,就练什么题型,全真模拟的习题集和试卷铺天盖地,反复讲,反复练,反复考。学生的课业、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而加重,能力和素质都提不高。例如,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应以培养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教学目的,可是目前许多中学教英语的方法却是大量做题,学生学了六年,仍是“聋子加哑巴”,涂ABCD,做考卷还行,实际交际、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不行了。

题型考前公布,并维持相对稳定,使得高考模拟习题集和试卷的编写更有针对性和诱惑力,销售更顺畅,不少出版经销商发了横财。如今3+X来了,又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商机。3+X命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,遵循而又不拘泥于大纲,不考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和简单重现,强调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,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,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,只要运作适当,这一改革的确可以调控高中教学,减轻学生负担,既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,又有利于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材。但如果没有配套的制约机制,如果不改变题型考前公布和题型相对稳定的陈规,中学仍会以不变应万变,沿袭“考什么、教什么、练什么”的老套路,围绕3+X组织教学,三乱依旧肆虐,素质教育依旧遥远。

中学治乱减负,一靠提高校长和师资队伍的素质,二靠增大教育执法的刚性,三靠高考内容和形式上的自身改革。高考是选拔性考试,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,不必兼顾知识点的覆盖面。题型则应灵活多样,推陈出新,年年有变,考前不公布,让人摸不透,猜不着。平日学习得法、能力全面并且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是不在乎题型变化的。只要是考能力,随时可以考,什么题型均能适应。

只要题型不固定,年年变,而且考前不公布,模拟习题集及试卷的编写就会变得无章可循,无所适从,无的放矢,师生对其信任和依赖程度就会大打折扣,其销售也就不可能再红火。而只有感受题海战、疲劳战不再灵验之时,异化了的高中教学和错位的师生角色才会矫正,校长才会致力于优化师资,教师才会致力于提高教学时效,学生也才会从补课、做题的炼狱中解脱,使自己的能力、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。

湖南株洲二中

论点选登

河南大学科研处宋伟:

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,基础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。基础教育不是为了考试。将高考与基础教育分开,报考高校的考生,不从高中学校报名,高中毕业生回到社会上报名,鼓励在社会上锻炼一、二年后参加高考。九年义务教育为学基础知识服务,不是为高考服务。高中全部是职业教育,为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自谋职业服务。社会不再为中小学排名,中小学也不再为升学率发愁。这样有许多好处。

一、打破重点与非重点之分。所谓重点就是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,重点培养,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,一般对待。学校不分重点,对于学生全面发展,健康成长,极有益处。

二、改变考试方法。现行的中小学考试,完全为高考服务,学生成为考试机器,学校成为考试机构,丢掉了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的宗旨。杜威说过:“学校的宗旨就是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。”应当取消大多数考试,只保留期中、期末两次考试。考试也不排名。

三、改革考试内容。中小学的考试进入了误区,为了好判分,只考知识点,不考实际能力。出题的偏怪难,让人无法理解。是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极大摧残。

北京联合大学刘彦文:

对于高考作弊问题,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找出各种理由。比如,高考作弊是与师生(监考人员和考生)道德素质低下有关,或者是与地方保护主义及有关腐败势力抬头有关,等等。我们认为,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升学率问题,即升学率因素是高考作弊问题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。

如果升学率政策所关涉的范围降到县或学校,高考作弊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。升学指标落实到县或中学后,作弊行为必然受到考生及教师的监督和举报,因为这时的考试关系到每一个考生和教师的切身利益:关系到考生能否升上喜爱的学校,关系到教师能否为自己的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。而且,对每一个有关人员来说,该问题又是一个简单的问题,是靠自身的努力能解决的问题,是力所能及的问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